互联网中所谓的“消亡”究竟是什么?
责任编辑:北京网站建设
点击:2610
发表时间:2020-04-02
最近一段特殊时期,时代创信小编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能畅通无阻地发表,发表之后也能基本完好地保留在互联网网站设计上,反而是在更小众也更有自由主义倾向的豆瓣上发表时,迅速遭到审查和删除。这种有趣的对照促使我反思中文社交媒体的结构搭建。
互联网网站设计刚刚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的那段时期,许多人幻想“数字化理想国”的到来是可以理解的。政治哲学中的“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早在2000年代初的互联网网站设计1.0时期,全球的学者们就憧憬并且讨论过一件事:网络网站设计空间代替城市空间接管公共领域,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理想公共领域的可能。显然这个理想最终破产了,但其破产的原因其实值得被分析。在这个层面上也能更宏观也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我们日常使用的中文社交媒体是现在这个样子。
作为全世界日/月活动量最大的社交网站设计平台,微信的成功与它初创时期良好的“私密性”分不开关系。朋友圈可以是意见发表的场所,但是发布的网站设计内容只可以由用户的好友看见。正是这一点促成了这款产品最初时期的成功,但是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这个平台——无论其用户数量有多么庞大——实质上仍然是一个多中心的私人领域。
对于互联网网站设计创业者来说,这似乎也成了颇具讽刺性的一课:想要创业成功,还须自己在搭建网站设计平台的时候就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如何严防死守公共领域的出现?如果搭建出来的新平台满足了上述的四条甚至五条要求,那么很遗憾,几乎可以确定这次创业将在未来某个时间失败。
推荐好文:
上一篇: 互联网医疗10年“沉浮之路”
下一篇:中国将重构互联网
案例
热文推荐
- 喜报丨恭喜时代创信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2023-05-22
- 焕新时代 创信未来|时代创信品牌升级,全面焕新,打造「技术+服务」新篇章2023-05-12
- 喜讯 | 时代创信再次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23-03-23
- 时代创信 | 打造元宇宙板块 赋能产业共发展2022-07-05
- 时代创信与人民网深度合作,助力人民网开展“全国青少年诵读党史故事”、“全国党史知识竞赛”活动2021-08-01
- 时代创信中标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育创新网络平台建设项目2021-05-22
- 时代创信签约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打造融媒体大数据平台2021-05-14
- 时代创信签约氪空间——助力共享办公线上一站式服务2021-05-28
- 时代创信签约墨迹天气——助力未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发展2021-04-23
- 时代创信正式签约--“北大青鸟”职业教育微信小程序开发2021-04-23